快速降肝火!內庭穴、勞宮穴、膻中穴全解析,位置和按摩手法一次看懂

肝火旺該怎麼辦?肝火旺是中醫常見的症候,表現為情緒暴躁、頭痛目赤、口乾口苦、睡眠質量差等,多與肝經氣血運行失調有關,調理的重點在於疏肝解鬱、清熱瀉火。以現代醫學的觀點,可以理解成身體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失調,與現代人常見的壓力、睡眠不足密切相關。針對肝火旺症狀,適時按摩內庭穴、勞宮穴、膻中穴三個穴道,能幫助調節肝火、緩解症狀。

 

肝火燒不停?三大穴道按摩,快速有效降火氣!

中醫師分享從以下三穴道下手,除了幫助好眠、止痛外,固定按壓就能幫助疏肝解鬱、清熱瀉火。這三個穴道分別是內庭穴、勞宮穴、膻中穴。一起來看看如何操作吧!

1. 內庭穴

內庭穴在第二、第三腳趾之間,向後至腳背關節後緣凹陷處,按壓時會感到微酸脹感。按摩效果以「清熱瀉火」見長,不僅作用於胃火,對肝火旺的調節也十分有效。
內庭穴在第二、第三腳趾之間,向後至腳背關節後緣凹陷處,按壓時會感到微酸脹感。按摩效果以「清熱瀉火」見長,不僅作用於胃火,對肝火旺的調節也十分有效。

穴位位置:內庭穴在第二、第三腳趾之間,向後至腳背關節後緣凹陷處,按壓時會感到微酸脹感。

內庭穴穴位功效:內庭穴以「清熱瀉火」見長,不僅作用於胃火,對肝火旺的調節也十分有效。

  1. 清熱降火
    • 改善肝火旺引起的頭痛、目赤腫痛、口乾口苦等症狀。
  2. 緩解壓力
    • 疏肝解鬱,減輕情緒暴躁、煩躁不安。
  3. 促進消化
    • 幫助調理因肝火過旺引起的胃腸不適,如腹脹、消化不良。
  4. 改善口腔問題
    • 緩解口瘡、牙齦腫痛,這些症狀常與肝火旺密切相關。

按摩方法:

  • 拇指按壓法拇指指腹逐漸加重力度直到酸脹微痛,每次按壓5秒,重複1~2分鐘。
  • 旋轉揉按法拇指指腹沿順時針方向輕揉30秒,再逆時針方向輕揉30秒,重複3次。
  • 拍打刺激法用手指輕輕敲擊穴位2~3分鐘,適合快節奏日常調理。

 

2. 勞宮穴

勞宮穴在手稍微握拳,中指尖觸及的掌心部位,按壓時會有酸脹或微麻感。按摩效果以「清心瀉火」見長,對肝火旺的調節尤為突出。
勞宮穴在手稍微握拳,中指尖觸及的掌心部位,按壓時會有酸脹或微麻感。按摩效果以「清心瀉火」見長,對肝火旺的調節尤為突出。

穴位位置:勞宮穴在手稍微握拳,中指尖觸及的掌心部位,按壓時會有酸脹或微麻感。

勞宮穴穴位功效:以「清心瀉火」見長,對肝火旺的調節尤為突出。

  1. 清心瀉火
    • 有效緩解肝火旺引起的煩躁、失眠、口乾口苦等症狀。
  2. 舒緩情緒
    • 疏肝解鬱。
    • 改善情緒壓力大、心神不寧。
  3. 降火安神
    • 改善因肝火過旺導致的頭痛。
    • 面紅耳赤及焦躁不安。
  4. 促進心血循環
    • 幫助排解心火過旺的問題,維持心腦健康。

按摩方法:

  • 指壓法對側拇指指腹按壓,酸脹或微微刺痛,按壓5秒放鬆。
  • 揉按法拇指輕輕以順時針揉動30秒,再逆時針揉動30秒,重複3次。
  • 拍打刺激法用另一手的掌心輕拍,每次拍打約1分鐘,以微微發熱為宜。

 

3. 膻中穴

膻中穴在用手指輕輕觸摸胸部中央,在兩乳頭水平連線中間的凹陷處。按摩調理能有調氣解鬱、平肝降火、舒緩心肺功能、安神助眠的效果。
膻中穴在用手指輕輕觸摸胸部中央,在兩乳頭水平連線中間的凹陷處。按摩調理能有調氣解鬱、平肝降火、舒緩心肺功能、安神助眠的效果。

穴位位置:膻中穴在用手指輕輕觸摸胸部中央,在兩乳頭水平連線中間的凹陷處。

膻中穴穴位功效:

  1. 調氣解鬱
    • 疏肝理氣。
    • 緩解肝火旺引起的胸悶、煩躁、情緒壓抑。
  2. 平肝降火
    • 改善頭暈目赤、煩躁易怒,特別適合壓力過大的人。
  3. 舒緩心肺功能
    • 調節氣血,緩解心悸、氣喘,提升呼吸順暢感。
  4. 改善消化不適
    • 幫助肝火旺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,如腹脹、消化不良。
  5. 安神助眠
    • 緩解緊張情緒,幫助入睡。
    • 改善肝火旺導致的失眠。

按摩方法:

  • 指壓法:中指或拇指指腹,力度適中按壓,感覺微酸脹,每次5秒,重複10次。
  • 揉按法:掌心覆蓋穴道,順時針輕揉2分鐘,再逆時針輕揉2分鐘。
  • 拍打刺激法:手掌輕拍胸部中央約1~2分鐘。

 

穴道按摩並不能取代專業醫療,透過以上方法進行調理,可以有效舒緩肝火旺。如果症狀持續或有其他身體不適,必須就近就醫,尋求專業醫師協助。

*文章作者:由翰方御品團隊編輯撰寫

你可能有興趣

止吐、止瀉三穴道!內關、中脘、合谷穴快速舒緩腸胃炎不適!

快速瘦臉穴道按摩!每天三分鐘輕鬆擁有小V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