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胃炎常伴隨嘔吐、腹瀉,讓人感到不適。透過按壓特定穴道,能幫助解除噁心、嘔吐與腹瀉的困擾。今天中醫師來介紹三個強效穴位:內關穴調胃、中脘穴降逆、合谷穴疏風。這三個穴位不僅能調理胃腸功能,還可促進氣血運行,無論是緩解腸胃炎引起的嘔吐,還是腹瀉困擾,這三大穴位將是大家的得力助手。
止吐、止瀉三大穴道,快速舒緩腸胃炎
中醫師分享從以下三穴道下手,除了幫助止吐、止瀉外,固定按壓就能幫助調理胃腸、促進血液循環。這三個穴道分別是內關穴、中脘穴、合谷穴。一起來看看如何操作吧!
1. 內關穴

穴位位置:位於前臂內側,手腕橫紋上兩橫指,兩筋之間
按摩方法:
- 可用大拇指或指節進行按壓,力度適中,時間約1-3分鐘
- 配合均勻的深呼吸,效果更佳
穴位功效:內關穴在中醫有「止吐第一穴」的美譽
- 止嘔止吐
- 調理胃腸運動功能,幫助胃氣順行
- 減輕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、反胃
- 疏肝理氣
- 改善胃腸不適與嘔吐
- 舒緩肝氣鬱結
2. 中脘穴

穴位位置:位於腹部正中線上,肚臍與胸骨下端連線的中點
按摩方法:
- 按壓或揉按:指腹輕輕按壓或順時針揉按,每次3-5分鐘
- 配合呼吸:深吸時輕按,呼氣時放鬆,助於放鬆腹部肌肉
穴位功效:
- 理氣化濕
- 改善脾胃運化功能
- 改善食欲不振、腹瀉等症狀
- 調節中焦
- 促進胃腸蠕動與分泌平衡
- 減輕食積引起的脹滿與反胃,從根本止吐
3. 合谷穴

穴位位置:位於手背,大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,稍微閉合手指,位於最高點
按摩方法:大拇指按壓合谷穴,力度適中,持續約2-3分鐘,感到酸脹感為宜
穴位功效:
- 疏風解表
- 改善由感冒、腸胃炎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噁心、嘔吐
- 降逆止嘔
- 改善因外感風寒或風熱、胃氣上逆等原因導致的嘔吐
- 調氣理胃
- 幫助疏通經絡、調節氣機
- 改善氣機逆亂引起的噁心、嘔吐
日常緩解止吐、止瀉小妙招
1. 少量多餐:避免一次過量進食,選擇易消化的食物,如白粥、麵湯,能減輕胃腸負擔
2. 避免刺激性食物:暫時遠離辛辣、油膩、乳製品等可能加重腸胃負擔的食物
3. 溫敷腹部:用熱水袋或暖暖包輕輕敷在腹部,有助於舒緩腸胃痙攣,減輕腹痛與不適感
4. 保持休息:腸胃炎發作期間應多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,讓腸胃有足夠時間恢復
穴道按摩並不能取代專業醫療,透過以上方法進行調理,可以有效舒緩腸胃炎症狀。如果症狀持續或有發燒、劇烈腹痛等身體不適,必須就近就醫,尋求專業醫師協助
*文章作者:由翰方御品團隊編輯撰寫
你可能有興趣
穴道按摩有效排除身體濕氣!中醫師教你準確找到足三里穴、陰陵泉穴、三陰交穴
如何快速去除身體濕氣?黃郁婷中醫師7招帶你有效袪濕、健脾利水
吃飽飯後總是脹氣不舒服?吃錯食物惹的禍,專家教你3招快速緩解脹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