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如何養生呢?寒露到來,天氣能開始明顯感受到涼意了!寒露的養生重點在【潤肺生津、健脾益胃】一起來看看曾柏翰醫師分享寒露養生指南吧!
節氣寒露如何養生?
來聽聽曾柏翰中醫師分享養生重點
【3招寒露養生小訣竅,跟寒氣說掰掰!】
寒露可以怎麼吃?
寒露節氣帶來口乾舌燥、過敏和呼吸道等症狀。因此,寒露飲食注重在「潤肺生津」「健脾益胃」防止秋燥,同時保健肺部,可食用如:百合、枸杞、南瓜、梨、銀耳,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
寒露可以怎麼做?
泡腳
由於腳離心遠,血液供應較少、脂肪層薄,保溫性差,可以穿著舒適保暖的鞋襪,以免寒從足生,可以常用溫水泡腳,一天泡腳十分鐘。可以一邊泡腳一邊按摩穴位
【太溪穴】
取穴位置:位於內踝尖上方的凹陷處
穴位功效:滋陰補腎、益氣養血、緩解腰膝酸軟、頭暈目眩等
【足三里穴】
取穴位置:位於外膝蓋骨下三寸,脛骨邊緣外一橫指處
穴位功效:調補脾胃、改善消化不良、腹脹、增強免疫力等
運動
秋季是養肺的時節,運動有益調理肺氣,不宜做過度激烈的運動。如:太極拳、快走、爬山等都適合作為秋天收斂心神、調補肺氣
寒露習俗有哪些?
曾柏翰中醫師分享寒露小知識
一、登高賞秋
盡量可以往戶外走走,建立健康生活習慣,在大自然放鬆身心、欣賞秋景減緩秋令肅殺之氣
二、飲菊花茶
菊花茶有退火、降火氣的功效,不過菊花性質偏涼,可以加入枸杞中和菊花的性涼
在天氣變化更明顯的季節,除了養生小撇步之外,養成好的生活習慣,順應時節度過舒適的秋季吧!
*文章作者:本文由曾柏翰中醫師及翰方御品團隊共同撰寫
你可能有興趣
秋分如何養生?晝夜平分,涼爽來臨,曾柏翰中醫師分享養生重點!